到底 新疆 的夏天,可以有多少种可能?可能是天空中一朵绵密的白云,倒映在广袤的草原上;可能是日出六点,日落十点,不愿谢幕的阳光与白昼;可能是从封冻中苏醒的湖泊,策马奔腾的草原;可能是角逐七彩斑斓的鲜花,香甜诱人的瓜果;可能是大街小巷里滋滋作响的羊肉,酒杯碰撞交织出泡沫纵横的“夺命大 乌苏 ”;一切一切,你只有走进那片辽阔的土地,才能感受到每一道色彩斑斓、每一帧画面美好。独库公路 的赤, 伊犁 薰衣草的紫, 昭苏 油菜花的金黄,草原的翠绿,赛里木湖的蔚蓝,生命本七彩,正如夏日里的 新疆 一样。
行程安排
6月24日 Day 1 乌鲁木齐 —赛里木湖
6月25日 Day 2 赛里木湖— 伊宁 市—喀赞其—解忧公主薰衣草庄园
6月26日 Day 3 伊宁 —伊昭公路— 昭苏 —夏塔古道
6月27日 Day 4 昭苏 县— 特克斯 县—阔克苏大峡谷—喀拉峻草原
6月28日 Day 5 特克斯 县— 新源 县—那拉提草原
6月29日 Day 6 新源 县— 巴音郭楞 蒙古 自治州—巴音布鲁克草原
6月30日 Day 7 巴音郭楞 蒙古 自治州— 独库公路 —安集海大峡谷— 乌鲁木齐
独自修行,是每个人生命里的一门必修课。六月的某天,睡觉前惯性浏览公众号,随手点进一篇关于 新疆 夏天的文案画面里,深山深处,人很少,水很静,蓝天白云下,雪山,草原,鲜花,牛羊和村庄倒映在湖面,遗世独立。诗与远方的模样,大抵不过如此。内心好一阵躁动,像打了鸡血,连夜翻阅了大量 新疆 的攻略。以及:接下来气候和习俗的了解,最大程度保障一个人旅行的人身安全;景点和路线的规划,季节性的景点要筛选,确保对的时间内去对的地方,最大程度收获美景;工作交接安排好,行程确定,请假,买机票,与当地司机联系,等等。短短一个礼拜,惊人的能量和执行力,在我这般懒人身上简直难以想象,也许唯有远行,才会令人这般全情投入。好几个朋友知道后,纷纷吐槽我怎么老爱一个人去浪。可能是我太过热爱自由,不愿迁就,喜欢一个人走哪算哪,没有等待,没有墨迹,遇上风雨就驻足停留多一天,晴空万里就今朝有酒今朝醉,不用管明日如何,这种感觉,踏实又满足。于是他们又问我,一个人出门旅行,难道就不会遇到一些窘迫的困境吗?当然有。比如 ,傍晚时分,脑子一热便从黑马河搭顺风车到二郎剑,只为看见九月 青海湖 边最后一片油菜花田,结只能在漆黑的公路边等车到10点被人救回去,差点没冷死。比如 ,三月的凌晨在接近5000米海拔的纳木措,一个人摸黑去湖边看星空,伸手不见五指,被三脚架绊倒废掉了一只镜头。比如 ,在 祁连 ,卓尔山因为安全事故封山,我凌晨4点起床偷溜上山被抓,拿重金收买拦路的工作人员放我通行,结果被教育得灰头土脸。更别提无数小磕小碰小状况的频发,出门在外,总是矛盾起伏,意外频生。但也正是这些小插曲打破了旅行的僵局,充实了经历。如果不是一时兴起,我不会拍到那张油菜花后湖水碧波,远处黄土高原伫立在空中的奇幻景象,还被豆瓣选为开屏照片,也因此结交到不少朋友。如果不是鼓起勇气穿越黑夜和荒芜,我不会在 西藏 第一圣湖边,看到此生最壮美的银河。如果不是登山失败,也不会认识山下的回族小兄弟,他把我带到比卓尔山更高的后山,以天为被,以地为席,牛羊为伴,一览众山小,度过了我这辈子最特别的中秋。更不会在山路里偶遇寻找失踪老伴的老奶奶,听到一段令人触动的爱情故事。不走出去,我不会知道原来面对难题时自己还能做到心如止水,面对不同的生活方式还能做到理解和共情。面对殊遇不过分惊喜,面对遗憾也不过分失落,明白了人生有遇亦有别,万事不可执念过深。都说旅行如人生,即使出发时是一人孤身上路,但一路上总会不停有人与你相遇,结伴同行,就像生命里每一个过客一样,陪你走过一段短暂的人生路,然后离开。这些年出门在外,认识了许多有行动力的伙伴,有年长的,也有不少90后,不论身体条件欠佳,又或经济条件勉强,他们始终坚持上路,原来世上真有那么一拨人,不甘折戟于庸碌的现实,也不泯一颗激越的侠客心。第一次说走就走,第一次住青旅多人间,第一次在深夜里谈人生,他们就像一面镜子,让我深刻反思自己的青春都浪费在了太多不必要的人与事上。所以即使年界三十,我的内心似乎仍潜藏着某种孩子气的倔强,例如喜欢独行,喜欢折腾,例如独旅越久,我就越明白人生不能将就。
一个人的旅途,需要背负孤单、寂寞、快乐没有分享,辛劳没有分担,经历过这些,内心才会更强大,慢慢也就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。我们一个人来到世上,最后一个人离去,“独自修行”是贯穿在每个人生命里的一门必修课。这门课程没有合格的导师,也没有太多前人之慧,经验之谈,但考验,却每时每刻出现。所以,学会承认,尊重,完成,并享受自己的孤独,比起想方设法去消除孤独更加重要。半个月后,6月23日凌晨12点, 乌鲁木齐 地窝堡机场,这趟路程仍旧是一个人。
乌鲁木齐 ,这座地球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,却拥有现代都市里最清澈的夜空, 和平 日“通宵营业”的 大城 市所见很不一样,这里早早打烊,除去机场的匆匆人流,脚步声,播报声,仿佛就只剩下酣睡声。夜空里没有太多光污染,迎接我的是皎洁的月光和肉眼可见的星星,以及这次旅行唯一的伙伴——司机锋哥。锋哥高举着我的名字在出站口左顾右盼,这迎接方式有点老土,此情此景让我有点忍俊不禁,但马上便又觉得很窝心。航班一拖再拖,还能在深夜机场里等你的人,人生中真的屈指可数。锋哥和我印象中的 新疆 汉子很不一样,面善,老实,温文尔雅,说话不紧不慢,他更像是一个老朋友,一路上不停嘘寒问暖。我摇开了车窗,好奇打量着这座城市,这里的能见度真不是一般的高呀,倘若没有高楼的阻挠,百里之外的博格达峰,赛里木湖,那拉提草原,大概都会一一呈现眼前吧?突然内心一阵狂喜,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已经身处这片憧憬已久的土地之上,那种下一秒就能触及的感觉,比起精密计划的日子要兴奋得多。
大西洋水汽在天山北坡凝聚成一滴最美的眼泪
Day 1 乌鲁木齐 —赛里木湖
天山 北坡,万里之外的大西洋在这片土地上正大展魔力。它的暖湿气流一路跨越平原,深入遥远的 天山 山脉,并在 伊犁 河谷停下, 丰润 的水汽受地形抬升,形成了充足的降水,与 天山 雪水融合,打造了一个东西连绵三万米、纵横二万五千米的高山湖泊。这个湖泊,占据了世间上所有你能想象的蓝色,她是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”——赛里木湖。夏天,当地处高海拔的赛里木湖从封冻中苏醒,重新焕发出生机和色彩,远处雪峰连绵,山下水波灵动,眼前绿草鲜花点缀其中,阳光炙热,牛羊成群,意味着这里正式进入了最美的季节。由于到处限速和安检,一大早从 乌鲁木齐 出发,600多公里的路走了将近十个小时才到达。进入景区后首先来到赛里木湖东岸,这里是所有车辆的必经之地,自然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,人群拥挤之地必然是脏和乱,所以,赛里木湖的东岸并不值得耗费太多时间。避开拥挤的东岸往西深入,大概半个小时后,人群渐渐减少,此时太阳开始慢慢下山,光线也随之变得柔和起来。赛里木湖边的泊油路几乎随处可停,你只需要带上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,把车停下,走到湖边, 天水 一色的蔚蓝就能为你所拥有。夏天和湖泊果真是绝配,微风,波浪,凉丝丝的触感,色彩干净而清爽,什么都不做,只需靠近,就能让燥热遁入无形。
这些年,高山湖泊到过不少。洱海旁有了风情各异的客栈装点,变得越来越像 爱琴海 般浪漫; 青海湖 则在油菜花的衬托下则褪去了 西北 的荒凉,增添了几分清新;至于三月的纳木措,湖水还处于封冻状态,雪山冰湖,一片白茫茫,倒像是抵达了另一个星球,凛冽而神圣。而眼前的赛里木湖,时而像壮阔的大海,时而像深邃的眼睛,海的浩瀚和湖的宁静交织在一起,倒很符合真正意义上的高山湖泊。她水很清,水底鹅卵石的纹理都能看个一清二楚,阳光化作星星点点的金片撒在湖面,微风拂起层层叠叠的水浪打到岸边,风声浪声合奏出动人乐章,沁人心脾。不妨脱下鞋子,站在鹅卵石上任浪潮拍打,感受下湖水让你的脚丫泛起丝丝凉意。不远处,这里唯一的主人——天鹅一家四口游到岸边,与远道而来的客人亲切互动,十分配合镜头。而我,闭上眼睛,拥抱微风,独享这一刻宁静。也许,唯长途跋涉能抵达,收获的静谧与满足才会多于其他。太阳渐渐下山,临走时看到湖边支起了一排帐篷,一群4、50岁的老大爷老大妈兴致勃勃,准备开始他们的露营之夜。在赛里木湖,如果不清楚看日出最佳方位在哪,不要紧,找到帐篷堆就是了。本来为了方便拍星空和日出,定制行程时特意交代要住 蒙古 包。没想到赛里木湖不像 青海湖 ,湖边草原上压根就没有住宿,除非自带帐篷露营, 蒙古 包都在大老远的后山上。而事实上,西岸边上就有不少设施完善的度假村,条件比 蒙古 包好太多,而且近,步行就能来到湖边,这么一算自己还真是多此一举。由于旺季客房供不应求,即便提前预定,地段好的 蒙古 包已经被抢完,我们离开赛里木湖景区,在山下停好车后还得往山上爬,循着溪流一直走到半山腰上,四周全是树林,主人家就在空地处搭建了几个 蒙古 包,一旁是个小肉摊,客人们在此点菜,要羊排羊腿还是羊杂你说了算,肉是现切的,贵在新鲜,哈萨克小哥烧起炭火,边烤肉边哼唱牧歌,虽然完全听不懂,可几个 东北 老大爷仍旧载歌载舞地在一旁助兴,歌声,笑声,风声,溪流声和烤肉的滋滋声交织,孜然味和羊肉味在空气中弥漫,原始,突然有种隐居山林的感觉。看来住这儿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,至少这样的经历人生中没多少回。人活着嘛,让自己经历丰富多一点总是件好事。
深山 蒙古 包的伙食,就地取材,新鲜
毕竟是饿了十个小时的人,一点菜我就拦不住,一口气下了两斤羊肉和两大盘手抓饭,锋哥脸色有点为难,倒也不好说什么,看得出他还是比较朴实节约的,或许对于他来说,旅行路上一碗热汤,几块油塔子就够将就着吃一顿。我看出了他的心思,一把搂住他肩膀:“今天舟车劳顿,你辛苦,今晚老弟做东,保你吃个痛快!”锋哥这才露出腼腆的笑。山林里的饭菜都是就地取材,羊是现杀的,锅只有一个,煮完一桌才到下一桌,烧烤倒也快,一下子就上菜了。不过我点的两斤羊肉全用来打汤,得慢慢炖。老板告诉我后山上还有个好地方,堪称果子沟大桥最佳观景平台,几乎是不为人知,独家的那种。我一听就来劲,立马跑下山拿相机,然后又跑到后山上,也顾不 上高 海拔让人上气不接下气,毕竟日落时分光影变化实在太快,错过几秒就等于错过了全部。不得不感慨旅途中真心精力充沛,平日里要十小时没吃饭,我大概已经送院急救了吧。锋哥放不下心,便陪着我跑到了后山上。这里确实漂亮,相比起赛里木湖边的野花已经被游客踩死了大半,这里花花草草却依然盛放,鲜花星星点点散落在草地上,在夕阳照射下粉得发亮,像极了迪斯尼童话世界里的后花园。远处,雪岭云杉大片覆盖在山间,刚下的一场雪把这里乔装成雪山,又多了几分风情。山下,一个 蒙古 包安静坐落在草地上,遗世独立,一刹那竟不知里面住的是寻常牧民抑或天外谪仙,解风情的夕阳自然要来凑一番热闹,一片金光撒到山顶,好一派岁月静好。有时候,与世隔绝未尝不是一件好事,这让万物能以自己的节奏繁衍生息。老板话不假,这里确实是观赏果子沟大桥的好地方,和几个热门的观景平台不同,这里是高山上,上帝视角居高临下,果子沟大桥就像一条巨龙,蜿蜒曲折,穿梭于 天山 山脉间,在黄昏下大气又壮观。回到 蒙古 包里已是十点半,夜幕开始降临,热腾腾的羊肉汤和手抓饭端上,我问锋哥这饭咋吃,他二话不说伸手就抓了一把示范,我一脸黑人问号,犹豫着要伸手,这可把锋哥乐坏了,好家伙,没想到你浓眉大眼的竟然捉弄我,这时老板才把勺子和碗端上来。羊肉一口咬下去,肉汁在舌尖上蔓延,好鲜嫩!此时我俩再也顾不上说笑,一刹那感觉自己变成了哈萨克人,在 蒙古 包里大口吃肉,大碗喝汤,快意人生。
十一点吃饱睡下,凌晨三点半的闹钟便又叫醒我这个匆匆忙忙的旅人。晚上特地用Starwalk查了下,月亮下山的时间是凌晨4点,日出是6点,也就是说,我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去拍摄一直念想的银河。可怜的锋哥,一脸倦容开车带我到湖边,哈哈,没办法,用他的话说,吃了饭就得办事,锋哥觉悟真不错,要不是当司机,还真可以考虑到机关里混混。
半夜的赛里木湖可真冷,即使全国各地在炎热的六月里不断刷新着高温,但在这,不穿上羽绒和秋裤估计真会冷死在湖边。我把相机立在脚架上,来一次又一次30秒的长曝。坐在草地上品味黑夜与银河的交汇,大自然如此慷慨,浩瀚地向我们展示神迹,让人心跳和惊喜。满天星辰之下,人类如此渺小,而我们平日里却总是为不值一提的事而烦恼,而执着,真是庸人自扰。锋哥给我递了瓶啤酒,笑着说“艺术家创作都需要酒精刺激下大脑不是?”我白了他一眼“人家艺术家头发都挺乱,所以,此刻你比我更符合呢。”慢慢,东方开始发白,锋哥回车上补眠,而我则挪到湖边架好设备,帐篷里的大爷大妈也开始钻出来洗漱。说真的,在湖边呆了两个小时,我手脚都快僵硬了,冷得直哆嗦,而他们却能整整住上一晚,我想支撑着他们意志的,唯有是对美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吧。随着天空渐渐变亮,架在我两旁的长枪短炮也越来越多,左右扫视了一圈,呵,老样子,清一色的大爷大妈,我算是他们中混进了个奇怪的东西,反正也已经习惯了这种场景,见怪不怪。不过心里倒是纳闷,我怎么年纪轻轻,却总是热衷于参加这类中老年人活动呢?
清晨六点半的赛里木湖非常安静,仿佛还听得见周围酣睡的呼吸声。太阳渐渐从湖面尽头升起,今早天空中水汽不多,万里无云,在阳光的渲染下,天空,湖面都形成了强烈的冷暖对比,那是妙不可言的斑斓色彩。人们欣喜若狂,一阵阵快门响起,我来回奔走,迫不及待在这场短短十分钟的光线盛宴里收集每一帧美好,十分钟后,太阳升空,照亮了整个天地。我喜欢每个有日出的早上,这让我觉得一切都还来得及。
Tips:
1、关于出行:6月的 新疆 昼夜温差很大,气温从10度以下到30度不等,从夏装到秋裤甚至羽绒都得备上。赛里木湖边属高原地区,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,因为接下来的伊昭公路、喀拉峻草原、那拉提草原, 独库公路 等海拔都在2200米—4000米之间,高原地区一旦出现感冒建议终止旅行。
2、关于饮食: 新疆 的旅行是漫长的公路旅行,三餐不一定能准时吃上,所以路上尽可能自备零食。路边的餐馆几乎涵盖了各类 新疆 美食,所以不必担心口味不惯。重口味的可以尝尝 新疆 大盘鸡,内脏爱好者可以考虑烤羊腰,烤塞皮,面肺子,口味清淡的一定会爱上手抓饭和回族的丸子汤(例如我),更别忘了各类烤肉,最新鲜的牛和羊时刻挑逗着你味蕾。
新疆 的第一顿饭:丸子汤。用豆腐,菌片,青菜,粉条,肉片,肉丸一锅炖,当地人喜欢用油塔子和泡菜伴着吃。油塔子,说实话,口感比馒头差了不少
3、关于赛里木湖住宿:建议住在西岸的度假村里,环境舒适不折腾,而且离湖边日出最佳观赏点很近,晚上看车到湖边看银河也不到十分钟。如果非得体验 蒙古 包,那么离开赛里木湖景区往 伊犁 方向,有一座山上风景特别漂亮,在他们独家的后花园俯瞰果子沟大桥壮美的日落会让你此生难忘。
4、关于赛里木湖的玩法:东岸拥挤西岸清净,所以在东岸尽量别浪费太多时间,南岸的松树头,西南岸的西海草原, 西北 岸的点将台尤其不能错过。如果时间体力充足,可以翻到公路另一边的小山丘上,那里的花更多更漂亮,上帝视角下的赛里木湖更会让你慨叹上天多么眷顾 新疆 。
5、关于 新疆 的花期:千万不要相信公众号的文案和配图!也许你听说6月起 新疆 是鲜花海洋,实际上我们看到赛里木湖边,又或者草原上如鲜花海洋般的照片,大多摄于5月至6月上旬,从6月下旬起,随着游客增多,草原上的野花基本被踩死。从当地人口中打探, 新疆 今年花期基本如下:5月中询起 天山 红花,5月下旬—6月中旬草原各色野花(在我看来这时的 新疆 才是最美的时候,而不是各大公众号大肆宣传的6—8月。一来人不多,二来雪山上的雪还没融,伴随着草原上的五彩花海,层次非常丰富,而7-8月大部分雪山上的雪已经融掉,只剩一片翠绿,少了层次感),6月中旬—7月 霍城 薰衣草,6月下旬—7月下旬 昭苏 油菜花和紫苏,8月向日葵,别再被公众号骗了哦!
6、关于摄影:没有摄影师会喜欢正午的强光,所以一天中尽量把握日落日出时分,相信我,赛里木湖会用美轮美奂的光影回报你,不必担心创作灵感会枯竭,反而是相机,随时会想起内存不足的警报。
遥远的西域边境,有一个属于蓝色的童话小镇
Day 2 赛里木湖— 伊宁 市—喀赞其
离开了蔚蓝的赛里木湖,接下来,又是一段与蓝色有关的旅程。穿越果子沟大桥,我们正式进入 伊犁 哈萨克自治州范围。在车上狠狠睡了一觉,也不知过了多久,锋哥把我叫醒,只见窗外街道干净整洁,家家户户的外墙角逐着缤纷色彩,清新又亮丽,树叶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接近透明,感觉好像进入了色彩的海洋。几个金头发,高鼻梁,眼睛深邃的当地人在路边慵懒地享受着 日光 浴,这一觉醒来,仿佛时空转移,我便这样来到了 欧洲 的童话小镇里。抬头细看,一块中文,英文,维吾尔文联合提名的牌坊提醒着我,这座梦幻小镇并不在 欧洲 ,这里是 伊宁 市,喀赞其。喀赞其是位于 伊犁 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—— 伊宁 市里的一座小镇。这座小镇,是 中国 古老的民族之一——维吾尔族群居之地,而同时,由于 伊宁 市曾经是西域政治中心、塞外 江南 ,还因为它离边境线十分近,于是, 俄罗斯 、乌兹别克、哈萨克、鞑靼人往来乃至定居,再加上 伊犁 当地的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也同样居住于此,大 大丰 富了这里的文化,点染了这里的生活,让人不得不感慨这座小镇的包容力是多么强,被多个民族合力粉刷成一个色彩丰富的家园,每一户民居里面也许都藏着一部民族生活史。以前,人们一直在这座小镇里安静地生活,不被外界打扰,直到今年为推行 新疆 当地民族文化,政府把这里列为旅行景点,开始收费参观,只是希望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,不会打扰到这里的宁静 和美 好。由于门票包含了向导讲解和“哈迪克”体验,我俩便先在导游的带路下初步了解一下这座小镇。说到哈迪克,是维吾尔族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,在喀赞其里,大街上依然随处可见这种交通工具,维吾尔族大叔就坐在马车上,手里拿着漂亮的马鞭,路人随处可拦停上车,然后这辆“马的士”拐头便走进了迷宫般的街道里。向导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哈萨克族姑娘,叫拉星,她告诉我们,哈萨克族语 里拉 星是一种鸟,寓意自由自在。而我们的拉星妹妹,声音确实像鸟儿一样好听,通透又清脆。拉星和我印象中的哈萨克族人不太一样,五官也很精致,以至于在哈迪克上她给我们讲解喀赞其历史时,我的镜头忍不住要对准她抓拍几张,拉星竟然害羞,扭头躲开,最后只好背对着我俩讲解。喀赞其里维吾尔族人的数量最为庞大,这个少数民族骨子里也许天生就住着一颗浪漫的灵魂,他们喜好缤纷的色彩搭配,而蓝色又是他们几百年来建造房屋的主色调,于是这里的一户户民居,都呈现出不一样的蓝,天蓝,湖蓝,粉蓝,深蓝,虽然蓝得让人惊艳,但却并不刺眼,反而带着清 新和 恬静。午后的阳光肆意发散,透过庭院前的树,天空中的电线杆,屋顶的一砖一瓦把斑驳的光影投到蓝色的墙上,如梦似幻,镇上的人,就住在这样一个蓝色的梦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