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

“南峰豆参”再上央视2套!都昌土特产成美食佳肴

2022-01-24 16:341460

1521时,中央电视台2套以13分钟时间,再次报道都昌县南峰豆参制作加工,引起爱好美食的电视观众们的关注。加上春节临近,一时间,南峰豆参供不应求。

地处鄱阳湖畔的都昌县南峰镇,不仅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,更是舌尖上的中国 栏目所报道的美食佳肴豆参发源地。以前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有豆参卖,如今,市场的豆参随处可见,但多数不是南峰豆参,味道自然不一样。近年来,都昌县南峰镇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,突出特色 培育品牌,实施产业优先绿色发展,结合党史学习教育,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,鼓励、支持有豆参加工手艺的人重操旧业。全镇豆参加工专业户超20户,2000余人围绕豆参加工大豆种植增收。

刚过花甲之年的村民冯祖发,从事豆参加工30余年,以前受交通、市场、资金等影响,仅是小打小闹,加工量不大收入不高,家庭生活依然富裕不起来。在政府的支持下,冯祖发如今每年加工豆参超过1万公斤,年产值达近20万元。村民冯的古夫妻俩在外打工多年后,听说当地政府大力鼓励、扶持豆参加工,便砌起炉灶架起锅,搞起了豆参加工。冯的古告诉记者说,自从回家从事豆参加工,基本上每天都能加工30∽50公斤豆参。他们加工的豆参不愁销路,镇上几家菜摊都争着代卖。一般到了下午,本地生产的豆参基本没货了。

南峰镇党委书记石培梁介绍说,南峰镇地处鄱阳湖北岸,水资源丰富,水质纯净、水味甘甜,加上当地种植的白豆、黑豆加工出来的豆参,与其他地区加工的豆参有着不同的口感,吃过南峰豆参的人,都对它念念不忘。近年来,南峰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,拓宽市场销售渠道,引导、鼓励和支持有手艺的村民重操旧业发展豆参加工业,不仅让南峰豆参成为都昌一道名菜,更是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”“我的家乡味等栏目多次报道的一道美味佳肴。

记者了解到,豆参市场的扩大,还催生大豆种植的热情,老百姓一些荒田荒地都被种上了大豆,价钱卖得特别好。该镇把扩大大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、鼓励更多闲散劳动力从事豆参加工销售,发展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、实现乡村振兴、百姓富裕的一项重要途径。

 

 


免责声明: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,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欢迎转载,注明出处。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反对 0
举报 0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同类
我来说两句
抢沙发
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