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吉林省差旅天下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差旅天下”)的两个风险提示公告中,出现了与以前有所不同的表述。
差旅天下一改往日持续推进2024年度报告事宜,话锋一转,直接表示将配合股转公司终止挂牌相关工作。
看似直接原因是,差旅天下未能与会计师事务所就审计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,导致其不能在规定时限前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。但实际情况,并非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——实际的问题,还是在差旅天下财务造假。
一个差旅天下,一部新三板改革史
差旅天下是最早一批进行新三板的企业之一,也曾是比较有希望进入北交所的“种子”选手。
差旅天下在新三板的历史,就是一部微缩的新三板改革史。
新三板是2013年1月,正式揭牌运营;而差旅天下2013年8月就递交了挂牌申请材料,并于2014年1月正式登陆新三板。
早在2016年股转系统执行《分层管理办法》时,差旅天下更是最早一批进入创新层的企业之一。
2019年11月,股转系统提出改革方案,在创新层基础上设立精选层,并允许挂牌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。新三板形成了“基础层-创新层-精选层”的进阶模式。
2020年4月,差旅天下即申请精选层挂牌。此时的差旅天下已经在创新层连续挂满超过40个月,早已满足连续在创新层挂满12个月申请精选层的前置条件。
此时的差旅天下可谓野心勃勃。这份野心,自然是有底气的。
差旅天下2017年度和2018年度经审计净利润(扣非)分别为 2,246.44万元、2,231.14万元,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(扣非)分别为13.98%、12.06%,符合《分层管理办法》第十五条进入精选层条件之(一)的财务标准。
2021年9月,新三板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为打破新三板企业转板难题,脱胎于精选层的北交所诞生了。于是,就有了今天以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构建的“基础层-创新层-北交所”递进式市场结构。
此时差旅天下并未急于递交申请北交所上市材料,直到2024年2月,差旅天下才向吉林证监局报送了在北交所上市的辅导备案登记材料。
根据差旅天下的披露,2021年度和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(扣非)分别为2542.01万元和2837.93万元,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(扣非)分别为10.90%和10.93%,符合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》第 2.1.3条规定的在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条件。
但改变,也发生在2024年。
2024年12月11日,差旅天下因连续60个交易日股票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,触发《分层办法》第十四条第(九)项规定的降层情形,调入基础层。至此,差旅天下持续九年的创新层之路,就此终结。
对差旅天下而言,更致命的是,根据《分层管理办法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,自调整至基础层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再次进入创新层。
根据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》第一条的规定,发行人是在全国股转系统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。
这就意味着,在2026年12月11日前,差旅天下至少有两年将无缘北交所。
财务造假,折戟北交所?
表面上看,差旅天下放弃新三板的直接原因是年报未能如期披露,实际原因是财务造假等一系列问题。
差旅天下的危机真正暴露出来,始于2022年11月吉林证监局对其入账身份的确认。
原因是差旅天下主要业务之一为差旅平台运营,即为客户代购代销机票、酒店等平台服务并收取服务费用,实际上差旅天下对平台代理的各项服务不拥有控制权,身份为代理人而非主要责任人。
但差旅天下对平台服务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,显然,这不符合《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——收入》第三十四条之规定。由此,导致差旅天下2019年度至2021年度报告披露的收入和成本不准确,进而违反了《非上市公众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》第三条规定。
这种财务计入变化,对差旅天下的财务数据影响是显而易见的,特别是使其处于营收规模腰斩状态。
调整前,差旅天下2019年度至2021年度营收分别为2.62亿元、1.54亿元和2.39亿元,调整后分别为0.71亿元、0.73亿元和0.84亿元,分别减少72.74%、52.36%和64.79%;净利润分别由0.22亿元、0.22亿元和0.25亿元,调整后分别为0.18亿元、0.23亿元和0.27亿元,分别减少17.05%、增加6.70%和增加6.13%。
2024年10月,差旅天下实控人张云松所控制股份中的56.22%被冻结,冻结期限均为2024年10月24日至2027年10月23日。这意味着,如果上述全部被限制权利的股份被行权可能导致差旅天禧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。
然而,这些被冻结股权的公告,却未能及时发布,以至于被爆出后,张云松等相关责任人被股转系统实施了具有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。
2024年12月,差旅天下更致命的短板被吉林证监局爆出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:
一是业务系统数据不可靠,内控有缺陷。特别是2023年对海南润驰的2016.12万元票务服务费收入未计入财务账;部分客票数据在航司验真网站查不到。
二是部分软件开发业务收入确认不合规:与3家公司的业务中,合计涉及收入超过700万元,存在无法提供开发交付证据、与客户兼供应商的业务证据不足、收入确认时间错误等问题。
三是代理票务业务会计处理不规范:2023年12月末与4家公司有2.88亿元资金往来,在款项冲减应收款、应收账款转移及分散、款项支付冲减应付款等操作中,均无法提供相关依据。
四是2023年年报货币资金披露不准确:年报货币资金余额与银行账户余额表、流水期末余额相差约28.6万元。
一句话,差旅天下的财务记账出现了较大且短期较难弥补的漏洞。
面对吉林证监局爆出来的情况,负责出具差旅天下年报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也犯难了。
实际上,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困局。既要对2023年的出现的财务数据问题负责,还要审计2024年的财务数据。唯一的破局之道,就只剩下退出新三板市场。
谁能想到,几乎贯彻整个新三板发展历史的差旅天下,原本有望冲击北交所的“种子”选手,却倒在了冲击的路上,确切的说是毁在了财务造假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