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中新网报道,中国科技馆近日发布信息,2025年暑期,全国科技馆迎来参观高峰,据初步统计,全国科技馆累计接待公众超3000万人次。整个暑期,中国科技馆门票持续处于售罄状态,累计接待观众超150万人次,其中京外观众占比超九成,18岁以下青少年占49.3%。
与往年相比,今年的“科技馆热”不仅体现在参观人数的增长,更呈现出内容创新、体验升级、资源联动共享等特点。据新华社报道,科技馆每年暑期接待观众量约占全年的30%。为此,各地科技馆在暑期出新招、奇招,充分满足大众需求。这个暑假,多家科技馆白天是青少年的“科学乐园”,夜晚变身亲子家庭的“城市客厅”。科技馆变成当之无愧的“顶流”打卡地,成为中小学生探秘科学、解锁未知、点燃梦想的活力课堂,这令人倍感欣慰。
近年来,我国科普工作及科技馆发展迅速,取得积极成效。2022年发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,2013—2022年,全国财政科普支出1455.31亿元,年均增长8.16%。科普场馆建设加快发展,2020年全国共有科技馆和科技类博物馆1525个,比2006年增加193.8%。科技部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规模,筹集额达到215.06亿元,比2022年增长12.60%。全国科技馆和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共计1779个,比2022年增加96个。
科技馆内包含多学科科学知识,告诉人们科学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、科学研究是如何进行的、怎样发挥作用的、人们可以通过科学实现什么等。更重要的是,科技馆能留给观众充分的思考空间,培养发现、探索、创新的精神,能使人向往神圣的科学殿堂,也能使人认识到科学并非遥不可及。同时,科技馆还提供科学互动场景,通过多种形式传播科学知识、弘扬科学精神、提高科学素养,让人们在互动乐趣中爱上科学。
如果把科学奥秘比作一把“锁”,那么科技馆正是启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打开这把“锁”的“钥匙”。引导青少年从小就了解科学,进而在漫长人生中爱上科学、敬畏科学,这无疑有益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。
总之,科技馆变乐园,可以点燃大众科学热情,助力提升大众科学素养。利用好科技馆,并使其成为“第二课堂”,可以使更多青少年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。